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偽裝自己,但在愛的時候請做回真正的你。

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偽裝自己,但在愛的時候請做回真正的你。

You can pretend to be someone you’re not at anytime, but please be yourself when falling in love.

234說愛你 (Another Woman), 2015
中文電影介紹:https://goo.gl/fxxWkV

沛薰是一個一心想要當個好演員的社會新鮮人,為了要存錢一圓到巴黎的夢想,接下了一個同時考驗她道德底線以及演技的工作 – 成為把小三逼退的第四者。但不管多虛假的角色,都必須投入真實的感情,這也讓沛薰漸漸無法自拔。

今天晚上21:50,CatchPlay電影台要播出喔!

<心得>

人生最大的安慰,莫過於有人為了你奮鬥,和有人值得你奮鬥。

人生最大的安慰,莫過於有人為了你奮鬥,和有人得你奮鬥。

The most precious comfort in life is having someone fighting for you, and having someone worth fighting for.

鋼鐵擂台 (Real Steel), 2011
電影介紹:http://bit.ly/1lz9Lg5

兼具熱血、創意、感動於一身,極具娛樂性而且讓你看完之後感覺很好的一部片。還沒看過的朋友,我們很推薦!今天晚上21:00,Stra Movies要播出喔!

<心得>

因為是你的夢想,再多人笑你也不會在意,再多失敗你也不會放棄。

因為是你的夢想,再多人笑你也不會在意,再多失敗你也不會放棄。

Frustrations and setbacks can never stop you if it is truly your dream.

飛躍奇蹟 (Eddie the Eagle), 2016
噪咖專欄:http://bit.ly/2s06Qcn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水尢水某:你們好,我是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大學讀的是政治系,在未來出路上難免較窄,除了父母擔心之外,我自己其實更煩惱未來該如何是好,因為我發現自己對於繼續學習政治沒有太大的興趣,也尚未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除了英語不錯,我幾乎沒有所謂可以謀生的“一技之長”。

最近一直渾渾噩噩的過一天算一天,偶爾投投履歷安慰自己有在做事,當時的我非常迷惘,直到去參與水尢的演講。演講中,水尢提到了“搖滾教室”以及“哪啊哪啊~神去村“這兩部電影,當時他說,人必須要有自己熱衷的事,但是就算還沒有夢想也沒關係,只是還沒找到心動的舞台而已。於是我把電影找來看,很幸運的在那之後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攝影、剪輯。

今年初,我開始養成觀看Youtube的習慣,特別是對Vlog形式的記錄產生興趣,看著看著,開始有一股想嘗試做Youtuber的衝動,於是自學剪輯,把自己今年出國旅遊的紀錄剪輯成短片並上傳,雖然至今沒有很多觀看次數,但是獲得的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於是,我把希望念影像方面研究所的決定告訴父母,我的母親非常生氣,她認為我從小到大唸的都是很好的國立學校,為什麼從選擇政治系那一刻開始走“歪路”,她認爲,政治系已經很差了,除了考公務員或是外交官,別無其他“出人頭地”的選擇,現在的我讓她很沒面子,只是一個沒有能力、無法在親友間提起的兒子。

而我的父親也很失望,他告訴我這是一個將來會十分辛苦並且薪水低的工作,但是他提出條件,只要我同時準備外交研究所的考試,他就同意我嘗試考取藝術大學的研究所。談話中,父親也說,我常常很多事情瞞著他們,自己埋頭苦幹,等到出了大問題,紙包不住火才讓他們知道,他不懂為什麼我不願意跟他們溝通,然而我無法說出口的原因是:幾乎每次我的提案都會被反駁,就算只是要和同學出遊吃飯,也會被罵、被念,長久以來讓我養成了乾脆直接去做,不要被發現就好了的習慣。同時,雖然我喜歡台灣這塊土地,這樣的生活也讓我很想離開台灣到國外工作、生活,逃離這個地方。 “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飛躍奇蹟》(Eddie the Eagle)。

故事敘述1988年冬季奧運中英國唯一一位跳台滑雪選手 Eddie “The Eagle” Edwards,為了一圓自己參加奧運的決心,即便所有人都不看好他,沒有過人天份或是顯赫背景的他,還是不斷嘗試:不能參加奧運,那就參加冬季奧運,滑雪不擅長,那就找別的項目去參加。最後,他的精神也感動了無數的人。

其實我們在《跟著心中的孩子,找回面對世界的勇氣》這本新書中,就將這部電影與動畫怪獸大學拿來做比較,發現主角都是在世人眼中不被看好,但在歷經重重打壓與困難之後,才慢慢認清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所以我們為這兩部片寫了一個註解:『在追夢的路上,要堅持的是你的決心,要變通的是你的方法。

父母因為面對未知,會沒有安全感,擔心你無法自立,或許也跟你很多事不事先溝通去調整他們期待值也是相關的,所以首先,開誠布公地跟他們說明為何你一直以來都跳過他們,並且(用誠懇謙虛的語氣)請求他們跟你一起改進,斬斷這個『不溝通的惡性循環』。

接著,有關研究所到底要唸哪個科系,我倒建議你可以換個角度去談,並不是緊扣著你要做『你有熱情的事』,畢竟有熱情的事不一定等於有飯吃(而對於父母而言,這更實際),你可以換個角度去溝通現在以及未來就業市場的需求:就是雙重或多重專業的結合。這已經不是所謂專才與通才的辯論路線了,我並非趨勢專家,而是這個世界實在變動得太快,若專研一個領域,除非那個領域尚未飽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又或者你的競爭優勢很強(這時候就可以把熱情給置入進來談了),否則你很容易成為在紅海裡被邊緣化的小角色,會更辛苦的。

說到這,畢竟只憑一封來信,我沒有你自己以及父母了解你。以上的建議是我在業界的觀察心得而已,僅供參考,並非絕對。你的優勢就是年輕,盡量去嘗試,才能認清自己的潛能。而父母永遠是為孩子好的,所以只要讓他們放心,對你的冒險有心理準備,相信他們也會調整自己的期待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