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會給你答案,只是從不馬上告訴你。   

人生總會給你答案,只是從不馬上告訴你。   

Life always gives you the answer, just not right away.

紐約寂寞男孩 (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 2017
噪咖專欄:http://bit.ly/2zPEYLI

#解憂電影院  No.121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水ㄤ水某你們好。拜讀你們的文章也有一段時間,也會租借你們推介的電影來看,常常都會因而受到鼓勵以及有所啟發,真的非常感謝你們!適時幫助了我從電影觀照自己,了解自己更多,愛自己多一點,相信自己多一點,讓自己多一點能量往前走。真的很感謝你們的推薦。

最近有一個讓我困擾的問題,可以請教你們的意見,以及推介適合的電影嗎?是關於自己太容易喜歡上別人的問題。我有點不太喜歡這樣子的自己,可是又沒有辦法去控制自己所謂的「喜歡」,這也讓我對於人際關係很迷惑。

我發覺我自己所謂的「喜歡」非常非常的可怕。我從小到大的情緒起伏也比較大,也因為成長經歷的關係,很容易沒有自信跟很容易自我怪責,甚至會傷害自己。不過在沒多久前,透過輔導員的幫助,對自己會產生那些情緒跟想法的原因有了很深很清楚的了解,因而也漸漸好了起來。現在也持續會閱讀一些台灣心理咨詢師寫的書,慢慢努力。真的已經好了非常非常多。

但是,正因為有這個經歷,變得有點麻煩。麻煩之一,是會寂寞。跟同齡的人很難去聊到這種話題和經驗,通常大家都沒有把內在世界想那麼深入,也不會明白,所以有時候會感覺很寂寞,雖然我知道無法避免。麻煩之二,正在因為寂寞,就發了狂的想找懂的人、想找同類。如果我遇到一些看起來很神秘,或者知道他有類似經驗,或者似乎有這個傾向的男生,我會好想、超級想、瘋了似的想去接近與了解。

至於原因,其中之一,大概是想找同伴;其中之二,就是非常可怕的,想藉以了解及分享自己的經驗,去「幫助」這個人。這個「幫助」,再想一下,說穿了,搞不好是想「控制」他,拿了他的人生劇本去寫故事,希望自己在別人的生命有「影響」,或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加到別人身上。其中之三,繼而想被認同,想有人聽我講話。但是,我沒有期望他要感謝我,只是純粹如果能夠可以「幫助」到別人,會滿足到我自己。就算他不感謝,我覺得我也沒有問題。真的到那個時候,我就只有轉身走,找下一個人。這樣,是不是有點變態?

所以,我在得出這個答案之後,感覺是驚恐的。於是我不斷提醒自己,重整自己的想法。可是,我沒有辦法去控制感性層面的思緒流動。

是我還不夠愛自己嗎?是否對自己的愛足夠,就可以完全不需要他人作伴?是否就可以不需要親密關係了?他絕對不是第一人。事實上,每次我進入新的環境,以上的事情都會輪迴一次。每次都沒有辦法抑制不該有的念頭。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過的修練嗎?我到底缺少了什麼,才會一直不斷重覆這樣的問題?“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紐約寂寞男孩》 (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

剛畢業的湯瑪斯,是個心思細膩,熱愛寫作卻不知人生方向的大男孩。

一直以來,他希望能贏得父親的關注,但卻明顯感受到自己被拒於門外。有一天居然讓他意外發現父親有了外遇,喬安娜。在好奇心驅使下,他開始跟蹤小三,並警告她離開這段關係。沒想到在這過程中,他喜歡上喬安娜,並且某種程度上,他經由與父親的外遇對象發生親密關係,去試圖找回失去的父愛。但漸漸地事情開始失控了,父親知道了兩人的關係,而母親也終於告訴他一個壓抑多年的秘密⋯⋯

當你在找尋答案時,問題也一直在變。但替你感到高興的是,你有很強的自省能力與自覺,終究會偵測到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老實說,很多時候我們連自己有問題都不知道),而且你也已經有很清楚的思考脈絡,相信隨著自己越來越成熟,能夠漸漸理清自己會有這些傾向是源自於何處。

看到電影的結局,你會頓悟為什麼湯瑪斯ㄧ直這麼迷惘,也能夠感同身受他的寂寞與無助,讓他與父親的小三發生關係而不可自拔,但也因為這樣,他才徹底地理解了自己。每個人都需要愛與關注,有些時候在某處得不到溫暖,就會想在別的地方找到安慰,而湯瑪斯的父親也是如此,或許看看過往的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了。

想要看更多『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嗎?趕快加入好友吧!
加入好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