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需要的並不是建議,而只是一雙能握的手、一對願聽的耳、與一顆肯懂的心。

50-50-movie-6

有時候人需要的並不是建議,而只是一雙能握的手、一對願聽的耳、與一顆肯懂的心。

People don’t always need advice. Sometimes all they really need is a hand to hold an ear to listen, and a heart to understand them.

活個痛快 (50/50), 2011
噪咖專欄:http://bit.ly/1NouGDy

收到一位讀者來信,內文節錄如下:

“水尢水某你們好,我是第一次寫信給你們,雖然知道你們一定很忙也有很多人寫信給你們,但我真的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回覆!

我今年20歲,半年前我被診斷出來得了淋巴癌,不過因為很早期,加上我本來的體質還算不錯,其實醫生跟我自己都很樂觀。不過我生病的事對我家人來說,特別是我媽,就沒那麼輕鬆了。從我生病開始,我媽除了非常擔心我的身體,還一直自責說怎麼會讓我生這種病,還到處去求神拜佛,或是找了一大堆偏方啊補品啊之類的。

說真的,在病情還沒有這麼樂觀以前,我的確很害怕說自己會不會死掉,也很後悔有好多事情沒做,但更多時候我心理的壓力反而是來自我媽,很多時候反而是我要給她鼓勵跟安慰她。

休學治療的期間我看了很多書跟電影,對我的人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也很慶幸自己可以得到重生的機會。我好希望能夠把這些體悟跟我媽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哪部電影可以推薦給我,是有關家人生病的時候家人之間應該怎麼樣相處的呢?“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和癌症有關的《活個痛快》50/50。

Adam是個27歲的青年,原本生活圓滿,工作順利,家庭和睦,沒想到,只是偶爾令他困擾的背痛居然被確診為治愈率只有50%的癌症。疾病的打擊,女友的離去,母親的悲傷讓原本自信面對病魔的Adam逐漸的感到沮喪和絕望,只有死黨一直用他特有的方式不離不棄的陪伴在他的身邊。

Katherine是一名缺乏經驗的心理醫生,負責Adam的情緒疏導,表面上專業鎮定為人排憂解難的她,生活和感情上卻是一團糟。一開始Katherine拿出她專業的那一面,每次Adam來看診的時候都像說教似的跟他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人生大道理。殊不知Adam根本聽不進去;後來兩人漸漸熟識之後,Katherine靜靜的陪伴反而成為了Adam最大的支柱。

我們也有很親的人生了重病的經歷,所以蠻能體會你的感覺的。的確很多時候壓力不是來自這個病本身,而是身邊的人。但畢竟你媽媽是出自關心,才會這麼著急跟煩惱;我們相信如果可以,她甚至會願意跟你交換,讓她來承受病痛而不是你。但是換個角度來看,讓你心裡最難過的,反而也是你身邊的人因為你而難過的這個事實。

這部電影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是,人都有失意或是低潮的時候,但不是任何時候他們都會需要身邊的人給他們實質的建議或事開導。要知道,心情不好或是思緒混亂的時候,就算是出自好意,在那個當下任何人說的任何話都不容易被聽進去。此時不如就靜靜地陪在他們身邊,讓他們知道我們一直都在,不會走開。

我們想要謝謝你願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也覺得你樂觀的態度真的很難得,更相信從今以後你的人生會非常的精采跟美好!

祝福你!

<心得>

想要看更多『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嗎?趕快加入好友吧!
加入好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