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2018

錯誤不等於失敗,你只是在人生中不斷學習而已。

 

錯誤不等於失敗,你只是在人生中不斷學習而已。

Mistakes are not failures; they are just lessons to be learned in life.

火花 (Hibana), 2018
噪咖專欄:http://bit.ly/2rrH3Ld

#解憂電影院  No.204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水ㄤ水某,您們好: 我是剛退伍不久的碩士生,碩士的生活跟我想像得很不一樣,雖然課沒有很多,但都很深,比較難。

加上我底子不夠好,上課很多都聽不太懂,且以前大學上的都不大記得了。我是化學系的,竟然我連最基礎的東西,都不太ok。加上又晚同屆半年,感覺差距很大,看不到車尾燈,且要看很多論文都是英文。且很多東西不懂,還要上台報吿。

最近情況很糟,沒有一樣是做好的,實驗被老師說要重做,功課、考試都不會寫⋯⋯雜七雜八,讓我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不適合念碩士,我每天都有在努力,補足自己的不足,但感覺沒什麼效果,雖然我有跟碩士同學討論,他們說這很正常,但我還是感覺到焦慮,壓力大,開始長很多痘痘,希望您能給我一些建議。“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火花》(Hibana)

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搞笑藝人,又吉直樹所撰寫的同名小說。作者又吉直樹曾説『活著,本身就是件累人的事,希望這本書也能成為對生活感到疲倦時的救贖。』於是,他從自己的故事出發,撰寫當時與他一同站上舞台的藝人以及支持者的心路歷程。

《火花》的主角德永,與自己的同學山下組成了漫才團體<火花二人組>,表演雙人搞笑相聲。(漫才:日本傳統相聲,笑點通常源於兩人之間的誤會、諧音與雙關語)德永認識了一位熱心的前輩神谷,並且以幫他寫傳記為條件拜他為師。電影就是在敘述兩人在十年間,一起在漫才的夢想路上跌跌撞撞、相互扶持的故事。

劇照中的德永自己寫劇本、與夥伴每天到公園排練。去參加試鏡屢屢被刷下來,掙扎了好幾年的苦日子,他冷眼看著別的搞笑藝人,風光演出,相較之下,他不知道自己最後能撐多久才熬到那一天。最終,他決定不再表演了,退出表演後,他另外找了份工作,讓自己脫離原本三餐不繼的生活。

或許他在漫才的道路上失敗了,但在人生的旅程中,他只是經歷了幾次錯誤,並且從中學習罷了。他退出表演不一定是好是壞,只是他努力過並認清了部分的現實,讓他選擇另尋職業,並將漫才作為興趣去參與。

若是你努力過,卻發現怎樣都無法做到最低程度的要求,或許真的需要考量一下退場機制,這對你而言不是失敗,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項學習而已,而我們總是要經歷幾次的學習後,才會慢慢找到自己的路。也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路也不是只有一條而已。

沒有人陪伴,只能算是孤單;沒有人理解,才是真的寂寞。

沒有人陪伴,只能算是孤單;沒有人理解,才是真的寂寞。

Loneliness isn’t about having no one around you, but having no one who understands.

魔女席瑪 (Thelma), 2018
噪咖專欄:http://bit.ly/2H8RcpW

#解憂電影院  No.196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你們好 ! 我最近轉學到一個離家有點遠的地方,不能常常回家,只能自己一個人住在外面 。第一次住外面每天晚上都睡不著,也很想家人以及家的感覺。而且我是轉學生,認識的人不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產生了不安全感⋯⋯

我當初覺得這次自己一個人,可能可以接受變獨立的過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想家。不知道你們是否有推薦的電影或者書裡面的內容可以激勵一下我?真的不好意思。麻煩了!我一直有在關注你們的專頁,我很喜歡,加油!!“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一部挪威電影,還代表挪威參加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競選名單《魔女席瑪》(Thelma)

席瑪是個天真自制的女孩,剛從鄉下搬進城市上大學,她的內心有堅定的基督信仰,而父母也非常嚴格,對她也有著許多限制。一開始她很難與其他同學打交道,因為自己乖乖牌的形象與行為,甚至部分同學還會嘲笑她。

但後來她認識了另一位同學安雅,跟著她體驗各種大學新鮮人會嘗鮮的活動,漸漸地,她慢慢找到了自己,她開始發現,雖然自己有癲癇症,得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也隨著她認識了安雅,她開始慢慢探索自己的性向與熱情,她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擁有某種超能力,是父母向她隱藏許久的真相。

這部電影的設定很特別,除了探討大學新鮮人剛進入新環境的不知所措之外,還觸及了同性愛、超能力等等主題,電影劇情有點超展開。但若略過這些設定,其實根本上是在描述一個不認識自己的女孩,在面臨新環境與轉大人的關鍵時期,種種人事物都在顛覆自己從小到大的信念與價值觀,她要怎麼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無助,並成熟穩定地與外界互動。我想這是這部片值得去深思的議題。

一直以來席瑪只跟父親說心裡話,但其實也因為害怕父親生氣,她隱藏起許多真實的情緒與話語,累積久了,就會失控,癲癇發作。就好像在水中游泳,突然四周變成牆壁,讓自己無處探出頭來換氣,也無法求救,快要窒息一樣。

其實身為轉學生本來就不容易,因為要打入已經形成的交際圈,挑戰很高。我們建議你不需要這麼著急、或許找個機會參加一些社團,甚至藉由打工、做志工等等活動,不僅可以一邊探索自己的興趣,還能展現給身邊的人看自己是怎麼樣的人。

同時,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一旦他人有機會理解你,自然而然磁場對的人會主動靠近,你也就不會容易感到寂寞或一直想家了。

不要因為不敢離開,就讓自己永遠等待。

不要因為不敢離開,就讓自己永遠等待。

Never keep yourself waiting just because you’re too scared to leave.

愛與別離的夏威夷 (Love and Goodbye and Hawaii), 2018
噪咖專欄:http://bit.ly/2IQmu1o

#解憂電影院  No.194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你們好,我和男友提分手又復合很多次,但在我們協議兩邊都冷一段時間的同時,他卻和前任女友再度聯繫上,兩個一起出遊,最後我挽留他,我還很愛他卻也覺得好不甘心,因為我們家庭,我的身體因素,我們在一起不太有未來,後來他就說給他時間等我身體好些,見到面再在一起,過程中我們都很傷害對方,兩邊都時冷時熱,最後見面真的就在一起。

但我卻還是每天都很恐懼,那種傷害像是不會好,他和那女生一直都還有在聯繫,他也說和她就只是朋友,那女生也知道我們在一起了,但就是很受傷,以前的我在感情裡總是主導著的那方,現在卻不知該怎麼辦,不想再當放手的那個,想相信他會再在一起就好好愛,卻很沒安全感。“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一部特別的院線電影《愛與別離的夏威夷》(Love and Goodbye and Hawaii)

凜子與阿勇兩人已經分手了。但他們發現,這樣繼續當好友、甚至室友也還不錯。所以他們還繼續同居、一起運動、一起吃飯⋯⋯

朋友與家人們看著都覺得很奇怪,但優柔寡斷的凜子卻用總總藉口拖延搬出去的這項選擇。直到她要前往夏威夷之際,發現有人喜歡著阿勇,而且兩人很有可能會在一起。這對她來說,似乎是一個轉捩點,逼迫她不得不面對當下這個不想面對現實的自己,將她推向另一個自己從不敢想像的未來—沒有阿勇在身邊的生活。

我們其實對於你與男友接下來到底要在一起或分手,都沒有特別的想法,畢竟你最清楚自己的狀況。但我們會推薦這部電影與這句話,就是想要提醒你去想一想:當初與男友在一起的理由還在不在?現在還有愛嗎?另外,以現在的整體條件來說,你覺得兩人在一起沒有未來,這點有可能經由兩人努力可以改變的嗎?若以上都不成立,那麼自己又在鑽什麼牛角尖呢?

當然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出一張嘴很容易,但是我們在你身上看到一些電影角色的影子,當然你可以獨立思考去評估自己的狀況是不是與電影相似甚或相反,但看看別人也有相同的掙扎時,某種程度也會給你一些力量與動力,去積極地解決自己的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