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2009

2009

愛情這種美好,不該靠犧牲另一種美好才能得到。

愛情這種美好,不該靠犧牲另一種美好才能得到。

Love is such a wonder that shouldn’t require sacrifice.

名媛教育 (An Education), 2009
噪咖專欄:http://bit.ly/2DShyKl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在某次低潮時搜尋到你們的粉絲團,從此成為你們的粉絲,一字一句都給予很大的鼓勵。

我快三十,談過幾場戀愛,前兩段都談了很多年。前段時間我遇到了一個男人,我們在三觀、興趣上一拍即合,在知道他已婚時想過要抽離,但還是敵不過理智,在知情的情況下成為第三者。

對方長期出差加上他的家庭並不和諧,和老婆早早就分房、貌合神離,而他也很快的做出決定選擇了我。 最後我們也終於光明正大在一起了,現在的我們很好,經過前幾段戀愛,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而也讓我找到了我認為的真愛。

但事情總是沒辦法順利進行,也就是我家人不認同,對方年紀長我十幾歲,而且在海外定居,多方面考慮後我過去是最好的選擇。我與父母關係良好,很少反抗他們,但是在說出男朋友的事情後,他們無法諒解,但我想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經過多次溝通都沒有任何改善,認為那邊沒親人沒朋友一定會吃苦,而也因為過去很少違背他們的意思,現在開始認為我不孝、要拋下父母為愛走天涯,我真的不想走到和父母撕破臉、失和這一步,但我也不可能放棄下男友。

這陣子,因為這些事情我的心終於生病了,已經看了醫生,但我沒有讓父母知道怕他們擔心,也怕他們認為我在威脅他們接受,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我好希望得到他們的祝福⋯⋯“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名媛教育》(An Education)

中產階級的父母極力培養16歲的Jenny在貴族女校讀書、學音樂、準備申請牛津大學。正值青春期叛逆的她,比同齡女孩子還早熟一些,追求獨立與自由,某個雨天,有個主動邀請Jenny搭便車的成熟大叔David,讓Jenny一見傾心,兩人開始交往。因為David舉止瀟灑,不僅眼界廣,又出手闊綽,讓Jenny開始瞞著父母翹課,跟著David與他的友人到處遊歷,也都荒廢了原先很資優的課業,而引起班導的詢問。

但Jenny接著還帶David進家門,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單純的父母,可以放心將Jenny交給他一起去歐洲玩。

後來Jenny還接受了求婚,主動輟學了⋯⋯

這部電影結局我就不爆雷了。雖然Jenny的父母支持她與David在一起,但其實Jenny真的不需要在愛情與求學兩者之間二擇一,因為後來當她發現David的真面目後,她有一度是無法復學也走投無路的⋯⋯

父母的擔心非常正常,而你的壓力也的確不是我們能想像的,所以我們的建議是:試著先去想好幾個可能性:最糟的情況,你若離家,一切都不如你原先的預期,有沒有備案(back up plan)?你的底線在哪裡?多常可以回家看家人?甚至是,你過去的計畫,有需要一步到位嗎?還是可以設一段『預備期』時間兩邊住嗎?先把這些都計畫好了,再去跟父母談。相信這樣你也是讓父母看到你的成熟度,他們就不會太過擔心了。

別給自己設時間表,導致壓力太大,若對方有意與你長久走下去,等一段時間是很合理的,畢竟離開台灣,的確需要多一些時間計劃與安排的。

愛,是一種犧牲。沒有完全合適的兩個人,只有互相遷就的兩顆心。 

愛,是一種犧牲。沒有完全合適的兩個人,只有互相遷就的兩顆心。 

Love means sacrifice. No two people are perfect for each other; they just know how to compromise in a way that works for the both of them. 

回到17歲 (17 Again), 2009
噪咖專欄:http://bit.ly/2AcaK9t

#解憂電影院  No.139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她是一個很活潑開朗的女孩子,也很愛抱怨、覺得世界上好像所有的衰事都在自己身上,但是臉上卻時常帶著笑容,儘管家庭、生活、工作給了她很大的壓力,但她依然用笑容面對生活、面對現實。

後來我們正式交往也同居了。但是我外邊的事務比較多,所以我能陪她的時間不像她那麼多,或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會沒那麼地跟她生活結合,漸漸的我覺得她似乎有點太黏我了,所以我變得對她有點冷淡,我們的爭吵開始變多,我開始計較她的生活習慣,她覺得我對她的態度很差,然後變相的把她推離開了我的生活,她在這種狀況之下,沒有其他人可以詢問,就跑回去找前男友詢問我們之間的問題,所以說到底,我們分手的地雷是我親手埋下的。

我們的爭吵變多,她的身體開始變差,我們漸漸的離心了,她開始有事情不是找我,而是找她的朋友、前男友、閨蜜,因為我沒辦法當她最好的傾聽者跟靠山。後來,她懷孕了,而我慌了,我覺得我們兩個每天吵架,感情這麼不穩定,而且經濟上也比較困難,所以我跟她說我希望放棄這個小孩子,但是她很想要生下來,我們兩邊的家長甚至見面討論過,現在想起來我就是個渣男,我沒有扛下我應該扛下的責任,我沒有給她一個肩膀可以依靠,儘管我在後來有改口,但是當時對她的傷害已經造成,我真的覺得很對不起她,傷害了她的心靈也傷害了她的身體。最後,小孩子拿掉了,我也答應她我們會一直在一起,還記得當初我答應她,如果再有了,我們一定會生下來。

我們就這樣小吵不斷、大吵偶然的狀況繼續交往著。我們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在情緒中,我跟她提了分手。分手之後,我很後悔也不後悔,不後悔的是我覺得我們兩個的問題太多了,彼此又不願意尊重對方,正視這些問題,任憑這些問題造成的裂痕一次次的累積;但我很後悔我跟她提分手,而不是先冷靜下來詢問她在這件事情上的緣由,慢慢修補我們的關係。

我還是很愛她,現在這個缺少了她的家,無時無刻的在提醒著我,我們當初是多麼的甜蜜。我很想跟她復合,可是她卻說目前不想談感情,我想跟她重新交往,並且以結婚為前提再認識彼此一次,但是我覺得現在我好像會一輩子失去她,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能挽回她,我也沒辦法放下她、放下自己。“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回到17歲》(17 Again)。

故事敘述一位男主角年近四十,但心智成熟度還是停留在過去,總是怨嘆自己過於早婚生子,而犧牲了年少時的大好前程。但有一天他卻變成了17歲的模樣,為了扭轉當年的遺憾,於是回到以前就讀的學校,進入籃球隊參與選秀。卻也就近與一雙兒女以及即將離婚的妻子互動,才發現深愛著妻子與家人自己,十幾年來,虧待了他們,僅是因為自己沒有跟著成長而漸漸落後在心愛的人身後….

這一幕就是男主角回到兒子家中,要求妻子也就是他當年在學校的女朋友,教他跳舞。妻子一直覺得他很面熟,甚至一度感到動心,但隨即因為覺得不適當,就把男主角給推開了。

其實男主角跟你有著同樣的懊悔:他一直到變身為17歲,用一個全新的角色去與家人互動時,他才理解到他錯過了什麼,也是因為如此,最後當他在籃球場上有機會表現自己時,看到當時離開的妻子,他遇到了與當年一樣的抉擇:要追著女友拋棄自己的夢想?還是選擇成就自己的夢想,離開女友?

他做出了與當初一樣的選擇⋯⋯這就是因為愛,而互相遷就與讓步。

多點耐心,給她時間慢慢去平復,畢竟經歷過那一段,那是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傷與愧疚,用沒有壓力的方式陪伴她,不管最後兩人是否還能在一起,至少需要一個療傷的過程,兩人才能健康地各自走向下一段人生。而你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正視一下自己在感情中有哪些問題,也想清楚對方是否有哪些問題阻撓了彼此無法溝通,畢竟兩人的紛紛擾擾絕對不會是只有一個人的問題。

 

若不想讓你的聲音被這世界淹沒,就要更努力地讓自己被聽見。

若不想讓你的聲音被這世界淹沒,就要更努力地讓自己被聽見。

If you don’t want your voice to be drowned out by the world, work harder to make yourself heard.

名媛教育 (An Education), 2009
噪咖專欄:http://bit.ly/2f2fAtw
#解憂電影院  No.99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水ㄤ水某你們好! 因為妹妹很喜歡你們對電影的情節下的註解,有時候還會跑來跟我分享,也帶著我一起認識了你們,漸漸感受到文字帶來的力量,而且看到你們還會回覆網友的煩惱,給予意見,所以想跟你們分享一下最近困擾的地方。

現在我準備要升大四,因為就讀科系比較特別的關係,讓我對未來要做什麼還是有點迷惘,加上父親對我和妹妹期望都很高,現在只要一回家就是問我之後要幹麻,無形之中也帶給我很大的壓力,雖然很想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出路,但又因為自己吃苦耐勞的個性,就算是不喜歡的事情,也會去適應想辦法做到好,也讓我開始感到困惑,自己到底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感覺一直在原地打轉,也開始對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現在有時候想到也會讓自己心情受很大的影響,所以想請問水ㄤ水某的建議。“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曾經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真人電影《名媛教育》(An Education)。

女主角珍妮是一所女校裡的高材生,一直以來嚮往高級生活圈的父母,一直花錢培養她就讀貴族學校,也對她抱著很高的期望,預備著珍妮就讀最高學府。但充滿主見又嚮往自由的她,對於自己被父母處處安排好的人生感到厭煩。某天她遇見了一位年紀大他許多的男子大衛,對珍妮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大衛浪漫又成熟,似乎也懂得很多,很快地便擄獲了珍妮的心,甚至連珍妮單純的父母都覺得大衛的條件極佳,半推半就地默許了女兒和他交往。雖然一路上珍妮發現大衛以及他的朋友圈有點不太對勁,但平時被父母嚴格管束的她,好不容易有機會能夠自由探索外面的真實世界,也就一步步地走入陷阱⋯⋯

其實作為高材生的珍妮很喜歡音樂也喜歡學習,但在高壓的生活與求學環境之下,一有機會,珍妮就變得更為叛逆,反其道而行,而荒廢了自己原本珍視的事物,明明自己理解老師的規勸,但因為不想又被管束,且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同時自己的父母也只是顢頇地重視表面的東西,使得珍妮在沒有大人的防護網之下,嚐到了殘酷社會裡的人生教育。

若你內心中覺得不太舒服,就勇敢地表達出來,當然要用你理解父母可以接受的方式。你這麼年輕,對於未來困惑是正常的,本來也需要多嘗試一些事物才能理解人生方向,但若父親能夠作為你的安全網,讓你在外面闖蕩過後還有他在背後為你指點迷津,這是最好的。但還是得要讓爸爸知道,無論如何自己的路得要自己去探索,他能給你方向,但卻不能一步步下指導棋。這樣的話,永遠在覆巢之下的你,是沒有成長機會的。壓抑過久,要是之後反倒形成更強的反作用力,而喪失了理智像是珍妮一樣,就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