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1998

1998

幸福不能和愛情上等號;不要為了得到幸福,就急著結束單身。

幸福不能和愛情上等號;不要為了得到幸福,就急著結束單身。

Love doesn’t always mean happiness; never rush into a relationship just because you want to be happy.

徵婚啟事 (The Personals), 1998

#解憂電影院  No.296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我有些事情很想訴說,但卻無法和身邊的人傾訴,每次看你回答讀者的來信時,我都很想把這些心事說出來。

我今年快30歲,從來沒有戀愛過,小時候因爲性格內向,沒什麼異性朋友,小時候曾經暗戀過的男生,最後發現他們原來都是喜歡我最好的朋友,我想這件事情對我影響也很大,本來已不多的自信,漸漸發展成討厭自己,覺得自己也不喜歡的自己,怎會有人喜歡。

我曾經努力嘗試改變現狀,轉工作、逼自己變得健談、甚至用交友app。但每次想打開心扉認識新朋友時,我都很怕告訴他們我從未戀愛過,年紀越大時我越害怕告訴別人,很怕對方會覺得我一定有什麼問題,尤其是當對方有很多次戀愛經驗,我更難以啟齒。即使打開心扉去和這些陌生人聊天,很快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生活充滿著人來人往,瞬間即逝的過客,感覺更加令人身心疲累。

我很想相信我只是還沒遇到對的人,也不想因為寂寞而隨便和找一個人,傷害別人又傷害自己。有些朋友認為即使不喜歡也可以先試一下,有些又叫我順其自然,不刻意去找就會遇到,但我已經被動了很多年,現在終於鼓起勇氣,但得到的卻只有挫敗。

最近看見很多朋友陸續結婚,看似幸福快樂,而我卻只剩自己一個,心情就更低落更寂寞,覺得生活沒什麼希望,每天就像繞著同一個煩惱在轉,卻找不到出口,經常想了結生命算了。我很想改變現狀,卻又無能為力,請問可以給我一些指引,讓我能夠從這種狀況中得到解脫嗎?“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由台灣作家陳玉慧紀錄徵婚過程的小說所改編的《徵婚啟事》。

杜家珍是個眼科醫師,在感情失敗之後,登報徵婚:『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非介紹所,無誠勿試』。

在面談過程中,她像是面試官一樣質問著每個來見面的男人,為什麼想結婚?你怎麼知道我是對的人?她用這樣來排解鬱悶,卻也在與幾十位相親對象對談後,變得更加不相信愛情、更加悲傷不肯放手⋯⋯而與她互動的這些對象中,不管是在愛情中身經百戰的人,或是從未談過戀愛的人,他們都將自己當作商品一樣去推銷,在言語中,他們將一切的幸福寄託在愛情中(甚至,只是婚姻裡),當被質疑時,只能不斷地自圓其說:只要結婚,就會幸福。

經營婚姻真的非常辛苦,很多時候你看到的幸福美滿伴侶,背後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衷,你信不信,幾乎所有已婚的人,一定在某些時刻,會希望自己是單身且自由的,而這並不代表婚姻是錯誤的。只是說明了,單身與已婚各有各的幸福之處,而幸福感並非建立在任何前提之上:現在的你,等愛雖然很徬徨,但卻是自由無比的,你不需要應付另一個人的情緒與需求、大部分的時間都屬於自己的。或許利用這段時間讓你學會接受自己並培養自信、當你不再執著於『沒談過戀愛』這件事,自然而然就會有人喜歡上變得自在瀟灑的你。

說真的,我們每天都收到許多讀者來信,都跟你一樣面臨愛情的挫敗,許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最後卻都能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幸福,因為,從電影中我們學會了不要預設立場,過於執著一種方式,而忽略了很多時候幸福就在眼前。

只有明白了某些人為何離開以後,才能學會該怎麼珍惜留下的人。

只有明白了某些人為何離開以後,才能學會該怎麼珍惜留下的人。

It’s only after you understand why someone left will you know how to cherish those who stayed behind.

徵婚啟事 (The Personals), 1998
噪咖專欄:http://bit.ly/2tE5mH5

#解憂電影院  No.226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我遇到感情挫折,想請問有什麼可以推薦我看的電影嗎?

我的故事是這樣的:男友追我,他是大學學長,我們在一起後,卻常常吵架,溝通不良。

一開始很甜蜜,吵架完就會自己和好。但是有一次大吵架之後,就開始冷冷淡淡。

現在他說壓力很大,不想面對我,想和我分手。

我自己每天都很難過,好希望好希望可以回到以前感情很好的時候,一起去做很多很多事情。我每天都好想他。好希望他跟以前一樣哄我,對我好,真的放不下 很深刻很深刻的痛。

我希望我自己能夠釋懷他,或者能和他繼續在一起,不知道哪一部電影適合我欣賞? “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由台灣作家陳玉慧紀錄徵婚過程的小說所改編的《徵婚啟事》(The Personals)。

杜家珍是個眼科醫師,她有個深愛的男人,也懷了他的孩子。但有一天,對方消失了,她遂將孩子給墮胎了,從此,她的生命再也不完整。

於是她辭掉工作,登報徵婚:『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非介紹所,無誠勿試,電話22652752吳小姐洽』,發現了嗎?她姓杜,不姓吳。徵婚,表面上看起來是想要走出過去,但其實只是為了報復,因為她從不透露真實的自己。

她像是面試官一樣質問著每個來見面的男人,為什麼想結婚?你怎麼知道我是對的人?她用這樣來排解鬱悶,卻也在與幾十位相親對象對談後,變得更加不相信愛情、更加悲傷不肯放手⋯⋯每晚她都會打電話給那個消失的男人,在答錄機留下她每天的生活瑣事,有時絮絮叨叨、有時激動質問、有時哀傷哭泣⋯⋯直到有一天電話卻被一個女人接起,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原來男人早在知道家珍懷孕後沒多久,與妻子坦承,並暫時離開台灣,卻發生了空難意外身亡。得知真相的家珍既震驚又悲愴,但卻也在此同時,她確認了這段感情是真的,她曾被那樣深深愛過,直至最後一刻。當明白了真相,她才能徹底地揮別過去,重新開始。

建議你去理解是什麼關鍵原因,讓他決定分開。這不是為了挽回他,而是為了自己下一段幸福能夠有個健康的開始,或許兩人都有各自的問題需要解決,在這一段關係中可能解決不了,但遲早我們得要知道這個問題會一直帶入下一段關係中,除非有意識地去改進、調整,否則同樣的遺憾還是會不斷重演。

恐懼,是看見你不相信的;信念,是相信你看不見的。 

恐懼,是看見你不相信的;信念,是相信你看不見的。 

Seeing what you don’t believe in is fear, believing in what you can’t see is faith.

搶救雷恩大兵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噪咖專欄:http://bit.ly/2suxduT

#解憂電影院  No.168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水ㄤ水某你們好:我是一個護理科的女孩,一開始進入護理科是因為家人的關係,而我現在畢業後直接在醫院工作,但很遺憾的我並沒有考上護理師執照。

現在工作近半年了,老實說對這份工作越來越失望,也越來越無力。一來是因為壓力真的太大了,每天面對的都是有可能下一秒就離開了的生命,二來則是職場上的學姊妹制真的很令人失望,多數者都是在等著看自己跌倒,或是為了電而電的人比比皆是。

而二月初的護理師國考我已經報名了,但現在因為想離職的關係而無動力去考執照,即使知道離職會因為毀約而賠錢,但仍想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問過身邊周遭親朋好友的建議都是說剛出社會這都是正常的,但我現在每天只要要去上班心情就會很差,也知道我自己這半年來笑容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憂鬱,不曉得是我自己的抗壓性太低,還是我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呢?

平時就有在看你們的文章,很喜歡你們推薦的每一部片以及你們節錄出的文字,總是能帶給我滿滿的力量,這次我遇到了人生一個該抉擇的岔路,希望可以藉由你們推薦的電影及文字,讓我更能知道該怎麼做。“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

約翰本來是個居住在美國的小鎮老師,來到歐洲參與二戰,他被指派一個前所未有的任務:拯救雷恩。因為雷恩的三位兄弟都已為國犧牲,戰死沙場。美國政府為了雷恩傷心欲絕的母親,決定指派一隊八人衝鋒小組,深入險境去將僅剩的兒子雷恩,給拯救回國。

在混亂的戰場中,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這八人小組出生入死,有幾位夥伴已經在這項任務中相繼犧牲。有些人相信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有的則是質疑雷恩的性命難道比自己的同袍還要珍貴嗎?!

而身為領導者的約翰,表面上看起來處變不驚,冷靜自持,但其實他的內心壓力比誰都大。內心的他很害怕。手會不自覺地顫抖,意志力都無法控制。這是因為他所扛的是九個人的性命,他所肩負的是找到雷恩這個重責大任,不辜負一個母親的期待。

一路上他也懷疑過、想要放棄,但是他不曾遺忘當初出發的原因是什麼,讓他堅定不移的,是他想要回家的信念,回到妻子的身邊,就像他提醒著自己:他也要盡其所能,讓所有夥伴,包括雷恩,都能回家。

現在很痛苦,對於未來很徬徨,所以站在十字路口的你不知往哪裡去。

請回想當初進護理科的初衷是什麼,那個動機或策略改變了嗎?現在有沒有其他的路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若是沒有其他選項,那麼至少今年先完成一個階段再說,至少達到某種里程碑,讓自己過了一年後能夠擁有至少一個以上的選擇,而不會又被逼著做決定。

恐懼與信念,一直是人生路上很重要的命題,對我們而言,恐懼永遠不會消失,而信念卻又十分脆弱。所以要更加有意識地呵護自己的中心價值,時時察看確認,才不會忘了當初為何出發,才不會被恐懼挾持,衝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