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2015

最折磨人的秘密有兩種:不能告訴別人的,和無法自己面對的。

最折磨人的秘密有兩種:不能告訴別人的,和無法自己面對的。

Two types of secrets are the hardest to keep: those you can’t tell others, and those you can’t face alone.

海街日記 (Our Little Sister), 2015

#解憂電影院  暖心上市
博客來:http://bitly.com/2N1oKX4

No. 405

#解憂電影院  No.405

讀者來信,內文節錄如下:

“ 我追蹤你們的帳號很久了,也看了很多你們給粉絲推薦的電影和意見,有件事情真的困擾了我很久,很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就是喜歡上一個已經結了婚的男人。我和男朋友分手時,他在那段時間安慰我,但是我們一直都只是朋友。分手一陣子後我也有試過和幾個異性朋友或者追求者出去吃飯看電影,但是就是聊不來,也不來電。

前段時間我和他就開始聊得比較頻繁,我們的頻率很相近,很多時候都能懂彼此的欲言又止,再加上他本來就是個非常善解人意又溫暖的性格,慢慢地我發現我們的聊天內容越來越曖昧,他也會把我們的聊天內容刪了避免讓他老婆看見

認識他也好一陣子了,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他極少提起他的婚姻,並且多次透露過他非常不喜歡回家,寧願加班到深夜回家後就是洗澡睡覺。我對他的婚姻狀況其實不是很瞭解,我也明白不管他的婚姻是什麼狀況我其實都不應該喜歡他。

我其實沒有想要破壞他的家庭,只想繼續跟他當朋友,但是太常與他聯繫又會導致他和老婆吵架。但是我也不捨得就這樣放棄一個難得遇到的知己⋯怎麼辦?

謝謝你們認真的看完,我真的很需要你們的意見。“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枝裕和導演的《海街日記》。

父親的外遇,母親的離去,讓三姐妹幸、佳乃、與千佳從小相依為命,住在祖母留下的祖厝裡。某日得知許多年不見的父親死訊,三人在父親的葬禮上遇見了同父異母的小妹小鈴。

在火車站準備離開的大姐幸,看到年紀輕輕的小鈴,感覺好像看到小時候孤苦無依的自己一樣,於是邀請小鈴搬來與她們同住。

小鈴即便才十幾歲,卻表現出超齡的成熟個性,原來在繼母家寄人籬下的日子裡,她學會了察言觀色。也認為三個姊姊只是一時衝動才願意收留她,其實心裡應該很想責怪自己的母親,也就是害他們一家支離破碎的外遇對象。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四個姐妹在日常裡慢慢試著理解彼此的過程。

一直以來,由綾瀨遙所飾演的幸,都是家中的支柱,有如母親一樣照顧著妹妹們,打點著古厝裡的一切,傳承著家族中的傳統。但一直以來最不諒解父母的,也是她,因為只有她還記得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也是她犧牲了童年,將青春獻給了妹妹們。

當她在醫院的工作中,與醫師發生辦公室戀情,她發現自己居然也走上當初父親的外遇之路時,她也能夠體會父親在那個時空背景下的掙扎與痛苦。再加上將小鈴帶回家裡照顧之後,她有了機會從外遇者後代的視角,去理解更多父親與第三者的心境,她漸漸明白,是時候將自己對於上一代虧欠自己的恨給放下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她的這些體悟就合理化父親當年外遇的選擇,而是說當她自己也用當事者的角度去看往事時,她也找到了自己與家人和解的方式。另外她也理解到若自己不是當事人,就不能一昧地去批判與責怪。或許在那表象背後,也有著許多的苦衷與秘密。

我們並不清楚你們之間的牽絆有多深,也不知道他在婚姻中不快樂的真相是如何,所以無法去評斷怎麼做對你們才是最好的。但我們能夠確定的一件事就是:不管怎麼說,在法律上他都還是某人的丈夫,在他的婚姻中一定有他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而這些,你都不清楚。所以,你們兩人的關係,是沒有堅實的信任基礎的,而也沒有共同的未來可以去規劃。

在這樣的情況下,姑且不論可能外遇事件會對他的家庭造成多大的傷害,至少對於你們兩個當事者來說,都是非常不健康的,必然會影響到各自的工作與生活的其他面向,值不值得就看你自己怎麼評估了。或許妳可以參考一下幸的覺醒過程,看看她是怎麼將自己走出執念與怨懟的。

喜歡一個人,請試著了解他;不要輕易地迷戀上你想像中的那個他。

喜歡一個人,請試著了解他;不要輕易地迷戀上你想像中的那個他。

If you like someone, do spend the time to understand them. Don’t 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 for who you think they are.  

愛情失控點 (Irrational Man), 2015

#解憂電影院 No.381 #新書預購中

博客來【獨家】燙金夜光書衣/親簽版:http://bit.ly/2N1oKX4
誠品【獨家】暖心書籤/親簽版:http://bit.ly/2pFfUGo
金石堂解憂書卡/親簽版:http://bit.ly/31x9yq6
TAAZE 解憂書卡/親簽版:http://bit.ly/2MVysuj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你好!有一個關於感情與友情的狀態想諮詢,也想聽聽你們的回應與推薦的電影。

幾年前,我認識了一個男生,但基本上我們沒有共同朋友和生活圈,所以要經營關係都是單獨約。前幾個月很熱絡,後來他可能覺得無法很快給予我更多回應,所以有些退場了。

後來,我覺得這個人還是莫名奇妙對我好重要,因此我寫了封信給他,似乎這也讓他比較放心跟我當好朋友。

只是我們的互動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是我主動約、主動聯繫,他會回應,但他不會多也不會主動。

在這個重新聯繫的時光裡,我也不斷調整自己,不要讓他有壓力,也讓自己不要太多;同時也慢慢認清可能我有點喜歡他,只是我也試著再去調整。

只是其實這個過程也好殘酷。

我發現他不是沒能力給一個人重要的位置,只是他沒有要給我;他似乎就只是把我當成一個好普通好普通的朋友,而他在我心中卻是好重要的人。

前段時間因為我真的無法快速消化這些,所以就暫時沒再跟他有聯繫了,他也真的像是都沒差一樣完全沒有主動關心我。

其實他說過會想跟我當好朋友的,但這是朋友嗎?我很失衡。只是他還是個我好想有連結的朋友,所以我還是想再主動約他,看看有沒有可能當不錯的朋友。(雖然身邊朋友會要我不要再挖洞給自己跳了、何必要用見面來證明自己對他只是很一般的普通朋友呢,之類的。)

我也想過告訴他我這些心情,只是我猜這會給他壓力,好像對於我們當朋友也沒什麼幫助。

這個狀態這個人就這樣默默好幾年了。想聽聽你們怎麼說,謝謝!“

我們推薦的電影是《愛情失控點》。

吉兒(Jill,艾瑪.史東飾)是一個熱衷於哲學的女大學生,當她得知知名的哲學教授盧卡斯(Lucas,瓦昆.費尼克斯飾)要來她的學校任教時感到無比興奮和憧憬。所以即便盧卡斯在其他人眼中只是個愛酗酒、不修邊幅的人,吉兒卻只覺得他學問淵博又有許多獨特的見解。所以當盧卡斯對於吉兒的觀點和論文表示讚賞時,更讓吉兒覺得受到肯定,也進一步對盧卡斯產生了愛慕之情。

跟很多被愛情蒙蔽了雙眼的人一樣,吉兒不只忽略了很多對旁人來說顯而易見的事實,甚至還無意識地美化了心上人的缺點:神經質變成了多愁善感,憤世忌俗變成了瀟灑不羈,放逐自己變成了自我探索;盧卡斯對當時的吉兒來說,只有完美可以形容。但後來盧卡斯竟然只為了在用餐時無意間聽到隔壁桌的言論,就決定計畫一場謀殺, 才終於給了吉兒一記當頭棒喝,讓她認清了盧卡斯幾近瘋狂的真面目。

一個人之所以會被另一個人吸引,是因為對方身上有著自己欣賞,或是想要得到的優點。例如英俊美麗的外表,幽默風趣的談吐,甚至是優渥的身世背景等等。而如果當對方和自己擁有類似的特點時,更會有一種被肯定的感覺,因為你喜歡的他也喜歡。但這些表面上的契合或是吸引卻很容易產生誤導,而使得人們忽略了其他和自己不和的地方。所以當你發現你對一個人有好感時,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反而應該是先退一步想想,到底自己認知的喜歡,有多少是真實的,多少是因為得不到而越來越想要。

有些人只有在道別之後,才發現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些什麼。 

有些人只有在道別之後,才發現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些什麼。 

Sometimes the meaning of a person’s presence in your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after they have left. 

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 2015

#解憂電影院  No.374

讀者來信,節錄如下:

“水ㄤ水某你們好,我是一個大學生,很喜歡你們粉專上的電影心得分享,也知道有時你們會回答一些讀者的問題,剛好最近有一些事困擾著我,所以想請教你們的想法。

大學的生活跟高中很不一樣,特別是同學之間的相處,好像有一些距離。現在突然覺得大學期間好像都沒有交到什麼真的很好的朋友。在班上有一些比較熟的同學,但交集僅限在學校,私下很少約,平常隨便閒聊可以,但總覺得沒辦法談心。去修外系的課、去社團、去打工遇到的人,一開始覺得大家相處得不錯,但關係也僅限於那個環境,當課結束之後、當社團結束之後、打工離職之後,也不會再有聯絡了,頂多遇到會打個招呼,很難維持聯繫。

本來跟高中朋友都有聯絡,但最近也愈來愈少,大家各自有事要忙,有新的生活,感覺感情也漸漸淡了。某一天,意識到自己能約的人竟沒幾個,突然有點感慨,這是正常的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此之淡,還是其實是我自己的問題,沒有更主動維持關係或這一切只是我想太多?為什麼感覺有些人可以一直擁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交新朋友、留住舊朋友?

特別是在某些時刻會遇到一些人,產生短暫的交集也聊得來,但注定是一面之緣,說再見之後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見面了,甚至連名字叫什麼都不知道,我希望能建立關係,但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這種感覺很難受,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有接觸。

甚至我最近還一直想我的親人如果過世了怎麼辦,這一天一定會到來,我要怎麼面對這個時刻,永遠離別的感覺很讓人感到憂鬱。

大概就是這樣,最近心情有點毛躁,腦袋裡不斷地繞著這些事,請問應該怎麼辦?謝謝!“

我們想推薦的電影是:《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很特別,叫做“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如果直譯的話,就是『我跟Earl跟一位瀕死的女孩』。

故事的男主角Greg,是一個很平凡的高中生,最大的興趣就是跟著好朋友Earl一起拍攝一些用來自娛的業餘電影。Greg一直很自豪於自己的人際關係策略,因為他刻意不屬於任何團體,卻又周遊於每個團體之間,除了從小到大的鄰居Earl,他不與任何人深交,卻也不交惡。

原本只想安安穩穩度過高中生涯的他,在母親的要求之下跟Rachel,一位得了血癌的同校女孩成為了好朋友。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兩人卻在彼此心中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記。

雖然這部電影主要是在敘述Greg和Rachel之間的友情,但是Greg這個角色的塑造,卻給了我們很多啟發。他的社交策略或許有點像是在“沾醬油”,在電影裡,Greg把學校比喻成是一個世界,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國家』:學校裡的運動員們是一個國家、偷抽煙的學生是一個國家、玩劇場的學生們是一個國家、就連被排擠的邊緣人也是一個一人國家。

Greg的理論是,大多數的學生都屬於一個國家,但那卻很容易讓自己成為其他國家裡的人的目標。因此他決定在每個國家都成為公民,就像拿到了每個國家的護照一樣。他不與任何人深交,卻也不交惡。偶爾和每個人都互動一下,就可以讓自己不被特別注意。

Greg一開始的思維和社交策略跟最近流行的“佛系”概念有點類似,他沒有特別的目的,也不求和誰深交,只希望能安穩畢業。 但當這個總是不願意投入感情的Greg在與Rachel培養出深厚的友情之後,他反而從Rachel身上學會去給身邊的人多一些機會去認識自己,也主動地去關心別人,且不輕易地因為一次的互動就下結論說對方跟自己不是一掛的。

就算剩下沒多少時間,你還是可以跟同學們互動去聊未來,搞不好因為『都對未來很徬徨』的這個共同煩惱,讓你在畢業前,找到了共通的話題。不用期待一定要找到深交,因為朋友也很有多種。誰知道日後你與他的工作機會搞不好會有重疊的時候,能夠在未來互相分享資訊、互吐苦水也不一定啊,甚至互相介紹機會也有可能呀!